
朱君,男,1985年出生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、硕士生导师,国家基金委、科技部、教育部等多部委项目评审专家,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%,入选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。现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显示专委会委员、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检验检测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,兼任AdvancedFiberMaterials等6本国际期刊青年编委及FrontiersinPhysics等期刊评审编辑,同时是中国光学学会、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,OSA(美国光学学会)正式会员。学术履历方面,先后赴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(2019-2020)、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光子和传感先进研究所(2018-2019)开展访学研究,2014年于燕山大学获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,2021年晋升教授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光机电系统,主持科研项目15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省部级项目6项,累计科研经费逾200万元。代表性成果包括:在顶刊发表SCI论文20篇,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,总被引超千次;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,涵盖表面等离子波导、石墨烯传感器、光电器件等领域。主持开发的"基于光纤光栅的SPR传感系统"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,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检测、环境监测等场景。教学方面主讲《电磁场与电磁波》等核心课程,获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、校级教学新秀等荣誉,指导学生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。
学术影响力显著,担任AdvancedOpticalMaterials等30余本SCI期刊审稿人,多次担任国际论坛专题召集人,2017年起在智能世界大会等顶级会议作特邀报告。其研发的"多层石墨烯SPP相互作用装置""温湿度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"等专利技术,在工业检测领域实现成果转化,相关研究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。近年聚焦太赫兹技术应用,主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,推动光电转换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,展现出卓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。